健身讲堂
- 健身讲堂
联系协会
更多>>>- 趣多吧
- 地址:郑州市健康路176号院9号楼3单元3楼
- 邮编:450012
- 电话:0371--63862555
- 传真:0371--63862555
- 邮箱:hnslntx@163.com
- 首页 >> 健身讲堂 >> 健身讲堂
-
情系“三棋” 不改初心来源:趣多吧 发布日期:2020/10/29 点击次数:177次
记驻马店市老体协围棋专委会主任陈元
在驻马店市儿童公园的一片树林里,经常有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在这里嗨歌。一部大屏幕手机、一个随身音响加上无线话筒,是他的“KTV”。他喜欢唱两首歌,一首是《中国脊梁》,一首是《天下乡亲》。优美激昂的旋律,动人心魄的歌词,经他融入情感的演唱,吸引很多在这里活动的人围听,被他的情绪感染,也开始跟着唱起来。人多时,在这里唱歌要等候,这时他就乐呵呵地为大家服务,一人唱完下一人唱,直到夜色时分,嗨歌才结束。
看到自己的爱好成了大家的喜欢,他非常快乐。大家都亲切地喊这位热心为他们提供唱歌服务老人为“老师”“大叔”。
这位人名叫陈元,是驻马店棋界的功勋教练,在棋界被称为“驻马店棋界一盏灯”。他把精力和智力热情全部投入到围棋、象棋、国际象棋“三棋”的少儿启蒙教育和“三棋”项目的推广普及,为驻马店的“三棋”运动项目发展拓荒打基础,让驻马店培养出3名国际象棋师,3名围棋职业棋手,4名中国象棋大师,创下驻马店“三棋”的荣耀历史。退休12年,依然在“三棋”界发挥光和热。
年少爱棋 对棋情有独钟
陈元说,他这一生注定与棋有缘。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最初接触象棋,虽然仅和同班的同学玩过几次,却对象棋产生浓厚兴趣,象棋就扎在了自己心里。那时候,学象棋没有棋书没有老师,全凭看别人下棋用心记,自己去摸索,也只是知道“象走田,马走月,车走直路炮打隔”而已。看见有大人下棋,就凑边上看得入迷,慢慢地记住不少棋路,体会出一些门道,认为当头炮一旦打过去,就控制住对方的士象和老将,再用车马进攻,捉住老将的机会就多了。他就尝试用这样的思路走棋,竟然屡屡取胜,对棋的热爱也逐渐加深。
1980年9月,他因为有射击专长被驻马店地区体委从县里工厂调到驻马店地区体委业务科做射击项目的业务后,在这里开始接触到围棋。在负责射击训练的业余期间,从小喜爱象棋的他对学围棋有了强烈的兴趣,没有围棋,训练之余就用白瓜子和黑瓜子当棋子,在地上画上方格,和队员们学下棋。他回忆自己学围棋的经历时说,那时只知道围住对方便可把对方的子吃掉,别的是一无所知。
1982年,朋友送给他一副围棋。有了自己的围棋,学棋热情更高,把工作之余时间全部用在下棋上面,为学围棋,经常抱着自己的围棋篓子去别人家找人下。尽管没有高手指教,又没有围棋书,还是掌握了一些围棋的基本知识。
专心致志 培养“三棋”人才
1982年底,驻马店地区的射击项目被撤掉。自己的业务没有了,下一步该何去何从,在他迷茫困惑时,次年春季体委调整他分管棋类项目,让他走上一个新岗位。这一年他35岁。虽然已过“三十不学艺”年龄,开始学习棋类管理业务。他知道自己虽然爱下棋,但对棋的深入系统认知了解仅仅是皮毛。如果棋是一座殿堂,自己还在殿堂门外。面对驻马店“三棋”项目人才青黄不接,特别是少儿培训和比赛空白的现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他经过深入调研,学习请教,反复思考,理出自己的思路——“三棋”抓重点,业务抓培训,项目抓推广,队伍抓基层,苗子抓少年。
1983年春季开学,他在距离地区体委办公区近的驻马店实验小学办围棋班,每天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给孩子们上围棋课,教他们认知围棋,学习棋艺,对孩子进行围棋启蒙教育,给他们讲聂卫平的故事,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和学棋积极性。引领他们走进围棋世界,在他们心中播下理想种子。
他到全区九个县体委“游说”,推广自己开展围棋培训的做法,鼓动并帮他们组建少年围棋队。首先寻找热心的围棋爱好者当教练,再由县体委领导带着教练到小学挑选队员,制定学习训练计划,开班亲自给学生讲一课,从此,各县少儿围棋培训走上正轨。
在此基础上,他开始抓中国象棋项目,1985各县少年中国象棋队也相继成立,并开始正规的训练和参加比赛交流,水平提高很快。
1985年初,他在市区组建首个国际象棋少年培训班,此前没有接触过国际象棋的他,按照积累的围棋教学经验,从国际象棋入门书中学一点教一点。
他在教学实践中都采用对孩子实战教学方法,无论是围棋、中国象棋还是国际象棋,都是亲自动手以“车轮战”同时和每一个孩子对局,在下棋过程中给孩子们讲方法,下得对表扬,错了指出错在哪,让孩子理解,入脑入心进步很快。
建队只有半年的年轻队伍,当年8月就报名参加在开封举行的河南省少年国际象棋比赛。首次参加省少年赛的驻马店地区代表队取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苏亚敏获得女子个人冠军。这个成绩像一束光亮闪现,引起瞩目,激发了各县对国际象棋项目的热情重视,认识到棋类项目投资小,成效大,地区体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组建少年国际象棋培训班,各县少年国际象棋队纷纷建立,至此,驻马店“三棋”业余训练在全区开展起来。
驻马店地区中国象棋队赵新笑首次参加省少年赛,获个人第六名,成为驻马店地区中国象棋在省级比赛有史以来最好成绩。1985年参加省少年赛,中国象棋队获得团体冠军,随后连续三年获得团体冠军。
从1986年开始,他每年组织举行地区少年棋类比赛,以赛带训,为各县提供交流学习机会,每次比赛都有9县1市100多人参加,促进了各县“三棋”业余训练开展和水平提高,“三棋”苗子迅速成长。
1986年国际象棋队第二次参加省少年赛夺得团体冠军,随后又有三次夺冠的成绩。他对“三棋”项目从少年儿童抓起的实践获得成功,他驻马店“三棋”少年心中播下理想种子,在他和多位老师的辛勤培育中发芽,茁壮成长,结出硕果。
驻马店一批棋手在全省乃至全国比赛中展露头角。十几年时间,驻马店“三棋”共培养出围棋职业五段棋手陈瑞,围棋职业五段棋手娄洛宁,围棋职业二段张斐斐,中国象棋大师党斐 、王兴业、姚洪新,国际象棋国家大师苏亚敏、解建军、国际象棋国家棋协大师曹阳等九名职业棋手,并成为全国棋界知名人士,其中七人达到运动健将级,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前六名的好成绩,这个成绩在全省也是名列前茅的。他本人1989年被评为河南省围棋优秀业余教练员。
退而不休 为“三棋”发光和热
2008年退休后,本该选择自己自由生活的他割舍不了自己的棋缘。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用在“三棋”活动中。为更好地为棋类活动服务,2012年他出面成立驻马店市市围棋协会并任法人。围棋协会成为他发挥作用的大平台,先后成功承办12次河南省围棋段级位赛驻马店赛区的比赛。组队参加2014年和2018年两届省运动会围棋比赛,均取得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获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两届均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这是10个队才设一个的奖项,是省运动会最高奖项。
2018年,年逾七旬的陈元辞掉市围棋协会法人职位。但仍继续为驻马店市的“三棋”做工作,担任了驻马店市老体趣多吧棋类专项委员会主任,组织驻马店市第四届老人体育健身大会棋类交流活动并担任总裁判长,2019年组织驻马店市老体协中国象棋队和围棋队参加河南省第十三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中国象棋队获团体团体优胜奖第一名,围棋队获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
省十三届老健会后,他提出中国象棋队,围棋队不解散,并创建微信专业群把大家组织到一起训练,约定象棋队员利用网络每天解“杀着大全”,每天上网下一盘棋。围棋队员每天解“死活题”和“手筋题”,每天上网下一盘棋,他亲自抽查队员每天训练内容完成情况。
今年新冠疫情隔离期间,他和围棋,中国象棋队员不能见面,但他坚持在群里和他们保持联系,提醒他们不能因为疫情防控居家隔离而放松训练,利用微信给队员布置网上解题作业,督促他们坚持做“杀着大全”,做“死活题”训练,他要求队员坚持训练的做法得到回报。在今年5月趣多吧主办的2020年河南省老年人线上围棋、中国象棋团体比赛中,驻马店市老体协围棋队以总成绩四胜二平一负的成绩获团体第三名。中国象棋队获团体第五名。
今年9月,河南省体育局社体中心组织“走基层送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围棋公益讲座第一站到驻马店,为做好培训的组织工作,陈元从联系场地,组织学员,现场教学,都亲力亲为,乐此不疲。让授课的围棋八段职业棋手王冠军深受感动。
职业岗位退休,社会组织退职,没有让他情系“三棋”的热度降低。从35岁到74岁,39年的人生时光,他为了驻马店的“三棋”发展,满头青丝变成两鬓染霜,但情系“三棋”初心不变,对“三棋”一往深情。
70多岁的他,与社会同向同行,学习进取精神依然,使用手机软件的熟练不亚于年轻人,做棋类启蒙教育,辅导孩子学棋,网上下棋,公园嗨歌做公益,享受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快乐幸福生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陈元人生追求和境界。
(魏克平/文图)